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語文學史二
History of Chinese Linguistics(Ⅱ) 
開課學期
101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徐富昌 
課號
CHIN7332 
課程識別碼
121 M042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中文研討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8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課程主題是中國語言 (文)學發展的歷史,即以漢字、書面語、通語與漢語方言為研究對象所建構的學問內涵。 

課程目標
熟悉中國語言 (文)學發展的歷史,掌握以漢字、書面語、通語與漢語方言為研究對象所建構的學問內涵。具體認識文字學、音韻學、訓詁學、方言學、詞彙學、語源學、語法學等語言分科的建立與發展歷程。形成問題意識,拓展語言研究視野,增進學術史知識,涵養語言關懷。 
課程要求
1修畢「語言學概論」、「文字學」、「聲韻學」、「訓詁學」
2參與討論; 口頭報告; 撰寫期末報告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一、傳統文獻

東漢•揚雄撰,華學誠匯編,《揚雄方言校釋匯證》,中華書局,2006年。
東漢•許慎撰,清•段玉裁注《說文解字注》,萬卷樓圖書公司,1999年。
東漢•劉熙撰,清•畢沅疏證,《釋名疏證》,廣文書局,1971年。
唐•陸德明撰;孫毓修校,《經典釋文》三十卷,附校勘記三卷,鼎文書局,1975年。
《爾雅》(白文),黃侃批點,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,2009年。

二、中國語言學史參考書目:

王力《古代漢語》,中華書局(1997年)
王力《中國語言學史》,山西人民出版社(1981年)
濮之珍《中國語言學史》,書林出版社(1990年)

三、中國文字學史參考書目:

黃德寬《漢語文字學史》,安徽教育出版社(2006年)
劉又辛、方有國《漢字發展史網要》,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(2002年)
唐蘭《古文字學導論》,北京大學石印(1934年)
蔣善國《中國文字之原始及其構造》,商務印書館(1934年)
馬宗霍《文字學發凡》,商務印書館(1935年)
楊樹達《文字形義學》(1944年)(收入1988上海古籍出版社《楊樹達文集》)
唐蘭《中國文字學》,上海開明書局(1949年)
梁東漢《中國文字結構及其流變》,上海教育出版社(1981年)
蔣善國《漢字形體學》,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(1959年)
謝雲飛《中國文字學通論》,學生書局(1963年)
龍宇純《中國文字學》,學生書局(1968年,再版多次)
林尹《文字學概說》,正中書局(1971年)
高亨《文字形義學概論》山東齊魯書社(1982年)
姜亮夫《古文字學》,浙江人民出版社(1984年)
楊五銘《文字學》,湖南人民出版社(1986年)
蔣善國《漢字學》,上海教育出版社 (1987年)
裘錫圭《文字學概要》,商務印書館(1988年)
許錟輝《文字學簡編》,萬卷樓圖書公司(1999年)
許進雄《簡明中國文字學》,學海出版社(2002年)

三、中國訓詁學史參考書目:

胡樸安《中國訓詁學史》,商務印書館(1936年)
趙振鐸《訓詁學史略》,中州古籍出版社(1998年)
周信炎《訓詁學史話》,社會科學文獻出版(2011年)
李建國《漢語訓詁學史》,上海辭書出版社(2002年)
齊佩瑢《訓詁學概論》,中華書局(1984年)
楊端志《訓詁學》,山東文藝出版社(1986年)
周大璞《訓詁學初稿》,武漢大學出版社 (1987年)
陳新雄《訓詁學》,學生書局(2005年)
趙振鐸《訓詁學綱要》,陝西人民出版社(1987年)
胡樸安《中國訓詁學史》,商務印書館(1936年)
胡楚生《訓詁學大綱》華正書局(1989年)
李建國《漢語訓詁學史》,上海辭書出版社(2002年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討論 
25% 
 
2. 
口頭報告 
25% 
 
3. 
期末報告 
5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0  ○主題一:中國文字學史研究的對象
○主題二:中國訓詁學史研究的對象

○討論主題分配,選題。

○原教室中文研討改為語文中心243室
 
第2週
2/27  ○主題三:文字學的創立時期(周秦─兩漢)
○討論1:文字學的萌芽
○討論範圍:
○周秦的漢字分析與《周禮》「六書」○倉頡作書─漢字起源的傳說和猜想○漢字的早期整理(書同文)○ 文字書的雛形(《倉頡篇》及其他) 
第3週
3/06  ○主題三:文字學的創立時期(周秦─兩漢)
○討論2:文字學的創立
○討論範圍:
○文字學創立的歷史文化原因○漢代文字學概況○許慎與《說文解字》

○主題四 文字學的消沉時期(魏晉─元明)
○討論3:從《說文》到字書的編纂(上)
○討論範圍:
○魏晉南北朝時期《說文》系字書○元明時期《說文》系字書○《說文》系字書的殿軍:《康熙字典》

 
第4週
3/13  ○主題四 文字學的消沉時期(魏晉─元明)
○討論4:從《說文》到字書的編纂(下)
○討論範圍:
○辨正文字之字書○古文字書○俗文雜字字書

○主題四 文字學的消沉時期(魏晉─元明)
○討論5:《說文》的傳承和突破
○討論範圍:
○李陽冰與《說文》○二徐對《說文》的校訂與研究○ 《字說》與「右文說」○鄭樵等人的「六書」研究○宋代的金石學
 
第5週
3/20  ○主題五 文字學的振興時期(清代)
○討論6:清代的《說文》學
○討論範圍:
○清代《說文》研究之概況○清代《說文》學四大家○「六書」理論的進展○「字」的探究○清代《說文》學在文字學史上的地位
 
第6週
3/27  ○主題五 文字學的振興時期(清代)
○討論7:金石學的復興和古文字學的分立
○討論範圍:
○金石學與古文字學之關係○清代金石學發展概況○吳大澂、孫詒讓諸家對古文字學的貢獻○古文字學的分立及其意義
 
第7週
4/03  ○主題六 文字學的拓展時期(近代以來)

○討論題8:科學古文字學的建立
○討論範圍:
○科學古文字學發展的三個階段○羅振玉、王國維的創始之功○唐蘭、于省吾奠定了科學古文字學的基礎
 
第8週
4/10  ○主題六 文字學的拓展時期(近代以來)
○討論9:甲骨文研究
○討論範圍:
○甲骨文的發現與著錄○甲骨文研究概況○甲骨文研究在文字學史上的重要地位
 
第9週
4/17  ○期中考週
○主題六 文字學的拓展時期(近代以來)
○討論10:金文研究
○討論範圍:
○金文的整理和研究概況○文字考釋方面的成果○其他研究成果○金文研究的趨勢
 
第10週
4/24  ○主題六 文字學的拓展時期(近代以來)
○討論11:戰國文字研究
○討論範圍:
○戰國文字的發現和整理○戰國文字研究的主要成就
○主題六 文字學的拓展時期(近代以來)
○討論12:秦系文字研究
○討論範圍:
○秦系文字資料的發現和著錄○秦系文字研究概況
 
第11週
5/01  ○主題六 文字學的拓展時期(近代以來)
○討論13:理論的探索和體系的建構
○討論範圍:
○傳統小學的終結─章黃之學○理論體系的建構○文字學理論的主要進展

 
第12週
5/08  ○主題七:先秦訓詁文獻及其相關問題研究
○討論14:訓詁學的發端─先秦時期
○討論範圍:
○訓詁和訓詁的產生(教育和訓詁○經典的故訓○詞語的闡釋○ 早期的古書釋○語法觀念的產生)○先秦訓詁的體式和方法○先秦社會和訓詁的發展○分類詞滙的編纂○《爾雅》
 
第13週
5/15  ○主題八:兩漢訓詁文獻及其相關問題研究
○討論15:訓詁學的形成─兩漢時期
○討論範圍:
○經學和訓詁學○訓詁體式的發展和訓詁術語的形成○訓詁專書的產生○漢代訓詁學述評
《詩經》毛傳�經學家鄭玄�王逸《楚辭章句》�趙歧《孟子章句》�《方言》�《釋名》�《說文解字》
 
第14週
5/22  ○主題九:魏晉隋唐訓詁文獻及其相關問題研究
○討論16:訓詁學的發展─魏晉至隋唐時期
○討論範圍:
○字學、雅學、音學的發展○何晏《論語集解》○裴駰《史記集解》○郭樸之注○陸德明《經典釋文》○義疏學和《五經正義》○唐代的注釋書○文選李善注○《一切經音義》○魏晉至隋唐訓詁學述評
 
第15週
5/29  ○主題十:宋元明訓詁文獻及其相關問題研究
○討論17:訓詁學的中衰─宋明元時期
○討論範圍:
○宋明理學和訓詁學○六經注我○許學的興起和發展○創新派的字義訓詁(字說○右文說等)○雅學衍流○朱熹的訓詁學○筆記材料○宋明訓詁學述評
 
第16週
6/05  ○主題十一:清代訓詁文獻及其相關問題研究
○討論18:訓詁學的復興─清代
○討論範圍:
○顧炎武和清代學術○戴震與乾嘉學派○段玉裁和清代《說文》學○「高郵王氏」的訓詁學○清代的注釋書○清末訓詁學家俞樾和孫詒讓○語言材料○古音學○語法分析○辭書編寫○辭書整理
 
第17週
6/12  ○主題十二:民國以來訓詁文獻及其相關問題研究
○討論19:訓詁學的革新─近代、現代
○討論範圍:
○章太炎○黃侃○劉師培○右文說的發展○王國維○沈兼士○楊樹達○王力○近代訓詁學述評

 
第18週
6/19  期末考 總結